近期随着国际绿证I-REC的火热,各个企业在寻求绿电需求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绿证方面。绿证本着其自身的方便简单可靠的绿色电力属性,成为当下企业完成绿电转型的首选。那么企业一般是如何安排与使用国际绿证(I-REC)的,以下做一个简短的案例分析。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绿色低碳号召,某大型车企旗下的供应商根据其要求,需要完成当年度全工厂产业链40%的绿电需求,且不限于各种提倡的清洁能源方案即可。那么工厂在选择其清洁能源方案中,需要把部分能源消耗转变清洁能源消耗。在工厂自身产能不受限制的情况,推荐方案为工厂自建光伏发电或者采购相应比例的绿证作为抵消电量使用,并且其中产品上下游产业链也要实施部分绿电才行。
在多方咨询下,供应商工厂方找到华碳节能环保专业降碳公司需求解决方案。由于自建光伏发电量较小根据测算仅能完成年度目标40%当中的3%-5%的清洁电能消耗,其他的需要绿证完成抵消。由于市面上绿证分过国内与国际两种,目前国内绿证价格较高且不适合大型进出口的审核制度,所以推荐购买价格较低的国际绿证(I-REC)完成剩余部分的清洁能源抵消。在经过几次沟通,供应商工厂方认可其国际绿证(I-REC)抵消方案,并且提供了相关的厂方信息以及具体年产用电数量,华碳节能环保为其申请国际绿证(I-REC)配额并完成相应的注销流程并出具书面文件。经过多方审核后,大型车企认定其绿电方案符合年度既定目标要求并积极推荐其他产业链完成相应的绿电目标计划。
经过简短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国际绿证(I-REC)在绿电需求端口有极大的应用空间,并且凭借的低廉的价格与真实性可以为企业很大程度上解决当下的清洁能源低碳需求,并在国际上为很多的大型企业所认可低碳绿电解决方案之一。在未来全供应链低碳势必会成为各个企业以及工厂大方向,大势所趋的背景下,企业选择国际绿证(I-REC)将会是企业走向世界,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